当前位置:
新闻资讯
APPLICATION FORM
活动报名
立即提交
ACTIVITY
报名热线
010-64201903
三七:红土生出“金不换”
来源: | 作者:人民日报海外版 | 发布时间: 2025-01-24 | 1577 次浏览 | 分享到:

走出喧闹的露天交易市场,走到市场西侧,可以看到一座崭新的建筑。这就是11月7日启用的“数智云药(文山)交易中心”。

据云南白药集团中药资源事业群贸易副总监芦祥介绍,交易中心从种植端的土地寻源、良种认定、技术指导,到加工端的产品代工、仓储、检测,再到流通端的交易、物流、金融服务,以及商务端的多元化服务着手,致力构建全方位的产业生态服务体系,推动实现三七为代表的道地药材从源头到终端的全程可追溯,进一步提升道地药材交易的效率和公信力。

“中心6月份开始规划,8月份进入建设阶段,11月份开始运营。”芦祥说,“用时这么短,是因为文山三七的产业基础比较完善。我们从这里出发,整合全产业链,为三七的种植和销售提供有力保障。”

“如果没有市场信息的引导,三七的种植可能导致‘七农’不致富,甚至成为他们的负担。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打通整个产业链。”云南白药集团中药资源事业群执行董事、总经理李春平说,“药材的种植端,需要市场端来指引,需要不断拓展应用场景。”

拓展应用场景

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文山人把三七做成了当地的金字招牌。据宋阳梅介绍,2023年,文山全州三七中药材种植面积达229.5万亩,综合产值为352亿元。

云南省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联席会议工作专班副组长李延震介绍,目前,共有400余类1000余种中成药的核心成分是三七,以三七为原料或辅料的生产企业超过1300家,涉及三七的药品批准文号超过3000个,三七药材和中药饮片行销全国乃至世界。其中,产值较大的主要集中在云南白药系列、气血康系列、血塞通系列、痛舒胶囊、血栓通注射液、复方丹参滴丸等品种上,基本形成了从原药材到饮片精加工和有效成分入药的产业格局。

除了制药,三七的另一大应用场景在大健康领域。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统计,全国以三七为原料的保健食品有289种。市场上现有三七保健食品以辅助降血脂、增强免疫力两个保健功能为主。

值得一提的是,三七大健康产品系列中,以云南白药牙膏为代表的三七日化品市场是一个十分巨大的消费市场。2022年,云南白药牙膏销售额近50亿元,市场占有率跃居全国第一,给三七品种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思路。而以三七提取物为主要成分之一的薇诺娜功能性护肤品,2022年销售额达48.85亿元,成为国货护肤品佼佼者。

“要真正扩大三七的应用场景,就必须拓展功能性食品、保健食品领域。只有更大的应用场景,才会催生更多产品的出现,才会倒逼三七种植更加规范,道地性得到更好的保证。”李春平说,“这就是以工业化思维重塑道地药材的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