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资讯
APPLICATION FORM
活动报名
立即提交
ACTIVITY
报名热线
010-64201903
一文读懂2025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社会组织、公益慈善、社会工作、志愿服务等内容
来源:公益时报 | 作者:绿促会 | 发布时间: 2025-03-07 | 1458 次浏览 | 分享到:


四、需要认真对待的时间节点:乡村振兴迎来大考


报告:统筹建立农村防止返贫致贫机制和低收入人口、欠发达地区分层分类帮扶制度,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总体评估,完善过渡期后帮扶政策体系。


说明:报告在“着力抓好‘三农’工作,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任务中明确提出要“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总体评估”。之所以在今年要开展评估,是因为《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明确规定“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设立5年过渡期”,2025年正是第五年。


《意见》同时也提出,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2021年以来,在民政部门等相关部门的支持引导下,企业、社会组织、个人等社会力量积极投入到乡村振兴工作中。那么,究竟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果,大考即将到来。


五、需要积极应对的重大变化:教育政策引领公益方向


报告:深入实施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工程,健全与人口变化相适应的资源统筹调配机制。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学位供给,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科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全面推进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强化随迁子女义务教育保障。


加强困境儿童、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关爱服务。


说明: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教育公益一直是公益慈善最重要的领域之一,更是个人、企业捐赠的主要方向。做好教育公益离不开对教育政策的理解,而教育政策的变化则会直接影响教育公益的方向、路径。


随着国家对义务教育投入的持续增长,一方面教育公益越来越关注义务教育阶段的软件建设,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资源投向义务教育之外的婴幼儿托育、学前教育、大学教育。报告明确提出“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从收费到免费,将是一个极大的变化。对关注“婴幼儿托育、学前教育”的公益慈善力量来说,意味着利益相关方、项目取向和重点的变化,需要提前规划应对。


另一个重大变化是对流动儿童的关爱和教育。报告强调,要健全与人口变化相适应的资源统筹调配机制(教育);强化随迁子女义务教育保障(城镇化);加强困境儿童、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民生保障)。十大任务中的三项任务都涉及流动儿童,这将有力的解决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


实际上,2024年,民政部等21部门联合印发了《加强流动儿童关爱保护行动方案》,提出了到2026年和2035年的目标。其中强调完善流动儿童保障措施,加强关爱服务,持续缩小流动儿童与户籍儿童在公共服务供给方面的差距,推动流动儿童在居住地享有更加公平、便利、优质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