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资讯
APPLICATION FORM
活动报名
立即提交
ACTIVITY
报名热线
010-64201903
聚焦国家公园法草案三大看点
来源: | 作者:新华网 | 发布时间: 2024-09-30 | 2523 次浏览 | 分享到:

国家公园管理机构应当与国家公园所在地地方人民政府加强协作配合,指导、扶持国家公园区域内原有居民以及国家公园周边居民、企业等积极参与提供与国家公园保护目标相一致的生态产品和服务。

近年来,立足于原有居民的生产生活需求,东北虎豹国家公园除了设立生态保护公益岗位提高原有居民的收入水平以外,还探索制定林下经济分类管控办法,科学研判红松籽采集、林蛙养殖、山野菜采摘等林下经济活动对生态保护的影响,并组织开展对集体林经营情况的摸底调查,制定集体林生态保护补偿实施方案等。

“我们期待国家公园法尽快出台,规范并推动国家公园绿色产业转型发展,更好地引导原有居民走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协调发展的道路。”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综合处处长陈晓才说。

我国国家公园实行分区管控,对核心保护区严格管理,在一般控制区适宜的区域,可以合理规划科普教育、游憩、生态体验等活动,游客也可以进入相关区域体验感受。

2022年5月3日,游客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五指山片区游览。新华社记者 杨冠宇摄

草案进一步明确,国家公园管理机构应当在确保生态得到保护的前提下,完善国家公园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公共服务功能。

业内人士认为,这将推动国家公园更好地对公众开放,促进社会公众参与和共享。

看点三:保障资金从哪里来?违法行为如何处理?

草案明确,国家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的多元化国家公园资金保障制度;国家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通过设立基金、捐赠、资助等方式,为国家公园建设提供支持。

为了确保各项举措落地生效,草案对违法责任、监督机制都进行了明确规定。

比如,在国家公园核心保护区内开展规定以外的活动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可以处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属于违法建筑设施或者进行工程建设的,责令限期拆除、恢复原状,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生态破坏的,责令限期修复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处一百万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国家建立国家公园保护和管理成效考核评价制度,考核评价结果纳入相关考核评价体系。对保护不力、问题突出的国家公园,国务院国家公园主管部门、国务院有关部门可以约谈国家公园所在地地方人民政府和国家公园管理机构负责人,要求其采取措施及时整改。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从对国家公园建设的多元化资金保障,到对违法行为法律责任的细化,再到对国家公园保护和管理成效的监管,一系列规定凸显了国家对国家公园建设的重视,将真正推动国家公园高质量建设与高水平保护。”国家公园研究院副院长徐卫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