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会动态
当前位置:
立即提交
010-64201903
报名热线
活动报名
ACTIVITY
APPLICATION FORM
绿进沙退 科技助力
来源:人民日报 | 作者: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政府网 | 发布时间: 2023-07-24 | 4843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观测定位站,记者还见到了一项新增添的“黑科技”——水分平衡场。水分平衡场最主要的设备为蒸渗仪,科研人员在直径1米多的蒸渗桶内装满沙土,然后栽上耐旱植物,再将其深埋地下。

负责该项目的沙林中心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刘明虎介绍:“蒸渗桶上有多种传感器,通过精密测量,可以推算出维持人工植被生长的需水量,从而实现‘水量平衡、以水定绿’。”

注重实践出真知是沙林中心的传统。为收集第一手资料,沙林中心的筹建人、我国治沙专家高尚武先生走遍了西北大大小小的沙漠,被誉为沙漠“活字典”。他主持开展“大范围绿化工程对环境质量作用的研究”课题时,在条件艰苦的实验基地一待就是10多年。

“老一辈治沙专家言传身教,为沙林中心留下可贵的精神遗产。像贾玉奎、王志刚等那一代大学生,毕业后来到这座西北边陲小城,一干就是一辈子,还有的三代人都在此治沙。”说到这些,卢琦感慨万千。

位于三盛公水利枢纽库区左岸上游21公里处的刘拐沙头,是乌兰布和沙漠与黄河唯一“握手”的地方。极目远眺,裸露的流动沙丘旁,梭梭已经在此“安家”。近些年监测数据显示,乌兰布和沙漠段,粗沙入黄量已大幅减少。

面对治沙成绩,沙林中心人说:“还得继续努力。”(人民日报记者 喻思南 蒋建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