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会动态
当前位置:
立即提交
010-64201903
报名热线
活动报名
ACTIVITY
APPLICATION FORM
建设牢不可破的北疆绿色长城
来源:《瞭望》 | 作者: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政府网 | 发布时间: 2023-07-19 | 5781 次浏览 | 分享到:

合理分区,建设跨区域大型防护林体系。铺开“三北”五期工程的地图,从西到东,不同颜色依次标示出西北荒漠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风沙区和东北华北平原农区。

五期工程总体规划统筹考虑地理单元连续性、地形地貌和气候特征合理布局,划分成四大建设区。在详细调查各分区水、土、气、生等自然生态状况,精准识别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努力保护现有植被的基础上,工程提出了各分区的保护修复主攻方向。

在西北荒漠,以沙生灌木为主的防护林体系呵护绿洲;在黄土高原,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披绿荒山;在风沙区,乔灌草相结合的防风固沙防护林体系锁住黄沙;在东北华北平原,高效农田防护林体系守护“大粮仓”。

十年来,这些跨区域、跨流域大型防护林体系的建成,为构建完备的区域生态屏障、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发挥了重要作用。

系统施治,以流域山系为基本单元综合治理。在不同分区内,各地因地制宜,统筹考虑各要素相协调,将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逐步建设起一个农林牧、土水林、多林种、多树种、带片网、乔灌草、造封管、多效益相结合的综合防护林体系。

紧挨着风沙区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荒漠化土地面积大,一直是“三北”工程建设重点区域。2013年,“三北”工程在40个县启动黄土高原综合治理林业示范建设项目,实施“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按流域、分山系整体推进。

位于黄土高原核心区的宁夏固原市彭阳县,曾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县域之一。曾经一场暴雨形成呼啸而下的洪水,冲刷土地肥力,挟裹大量泥沙奔向黄河。近年来,彭阳县探索出“山顶林草戴帽子,山腰梯田系带子,沟头库坝穿靴子”立体治理模式,整座山、整条沟、整个流域推进。

项目实施后,彭阳县小流域治理速度加快。目前,全县水土流失面积已减少超八成。“山是和尚头,风吹黄土走”的场景不复再现,植树30多年的彭阳县自然资源局高级林业工程师杨凤鹏站在山头,望着盘山环绕的层层林带梯田和漫山密密麻麻的鱼鳞坑说:“现在,即使碰上20年一遇的暴雨也不怕了,拦得住水,治得了土,就能守得住田。”

十年来,从六盘山到吕梁山,从关中盆地到汾河谷地,黄土高原披绿按下“快进键”,林草植被覆盖度已达到59.06%,有效阻挡了沙源扩散。如今,“三北”工程区61%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有效控制,年入黄河泥沙减少4亿吨左右。

整体考量,统筹兴林与富民“双赢”。充分考虑“人”这一要素对自然系统的影响,转变人们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方式,从源头预防荒漠化扩大,是以系统观念开展生态治理的应有之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三北”工程建设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合,在生态保护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业、沙产业、生态旅游等,促进农村经济结构优化。

依托“三北”工程,新疆基本形成了南疆环塔里木盆地、东疆、北疆三大各具特色的林果生产基地,重点地区林果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50%以上;内蒙古阿拉善盟将造林绿化与沙产业相结合,发展梭梭林接种肉苁蓉123.37万亩,牧民种植收入年均3万到5万元,部分牧民收入达10万元/年;青海发展林业特色产业的同时,选聘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管护员4.99万人,带动全省近18万贫困群众脱贫……

据不完全统计,“三北”工程区约有1500万人依靠特色林果业实现稳定脱贫,“三北”工程对工程区群众脱贫致富预期贡献率达27%。从毁林开荒到增绿生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根植“三北”大地,使来之不易的绿色更加稳固且持续延伸。

突出重点:由点及面带动全局

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樟子松林海满目青翠,如同一排排“绿色卫士”,傲然挺立在科尔沁沙地南缘。

彰武县是辽宁省风沙口,沙化土地面积曾占全县总面积的96%,漫天黄沙只需两小时就能掠过辽河平原。如今,综合治理形成的林带大大减轻了风沙侵害。科尔沁沙地是重点治理区。“三北”五期工程围绕科尔沁沙地,启动了3个百万亩防风固沙林基地建设和1个重点区域建设。

从卫星地图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从辽宁朝阳市、阜新市,内蒙古通辽市,吉林白城市、松原市,到黑龙江大庆市、齐齐哈尔市,一个个集中连片的防风固沙林基地在科尔沁沙地南缘和东缘串成一条圆弧形的绿色屏障,“堵”住了几大风口,形成包围之势。

突出重点带动全局的治理思路,有力推动了“三北”工程的高质量发展。

——重点突破,规模发展。“三北”工程区横跨我国半壁江山,生态治理难度极大,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工程建设确定了“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先易后难、由近及远、突出重点、规模治理”的原则,以重点突破统筹区域发展,构筑区域性生态防线,进而带动“三北”地区生态整体好转。

同时,工程与时俱进,根据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突出工程建设主攻方向,明确治理目标、重点与任务,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工程建设。

“三北”五期工程规划了一批生态区位重要的地域,确定了18个重点建设区,涵盖包括科尔沁沙地在内的四大沙地,以及河套平原、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等,有针对性地建设农田防护林、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

——集中投资,大项目带动大发展。“三北”五期工程将近60%的投资任务投向重点项目。例如,先后启动实施15个百万亩防护林基地和2个规模化林场建设,实现了由分散治理向规模治理的历史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