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金马工业园区内的一家企业,在屋顶上安装了光伏发电设备。 新华社记者 徐 昱摄 |
 |
6月17日,在福建省泉州市国家级绿色工厂企业阳光中科(福建)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工人在高效太阳能电池车间工作。 新华社记者 刘勇贞摄 |
 |
近日,工人在位于江苏省南通市恒力(南通)产业园的国家级绿色工厂质检车间忙碌。 许丛军摄(人民视觉) |
 |
6月12日,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的花园式生态都市钢厂——中国宝武马钢特钢厂区,施工人员正在对露天设施进行彩绘。 罗继胜摄(人民视觉) |
今年,工信部公布2022年度绿色制造名单,包括874家绿色工厂、47家绿色工业园区、112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和643个绿色设计产品入选,这意味着我国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再次取得新进展。
《绿色工厂评价通则》国家标准显示:绿色工厂是实现了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工厂。记者采访发现,通过打造绿色环境、升级绿色产线、研发绿色产品等,制造业越来越“绿”意盎然。
花园式厂区充满绿色生机
从天空俯瞰位于湖北省荆州市的美的电冰箱工厂,屋顶上一排排整齐排列的太阳能光伏板非常显眼。美的冰箱荆州工厂是国内最大的单体冰箱生产基地,凭借其高超的精益柔性制造水准,工厂于2022年荣获“灯塔工厂”称号,同时入选工信部评出的2022年度绿色工厂,在绿色和智能两大领域都交出了高分答卷。
湖北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震向记者介绍,新园区在建设规划时,就设计了一整套绿色方案。以屋顶光伏为例,厂房一期可用面积为6.5万平方米,安装光伏6兆瓦。“光伏项目于2022年9月8日完成并网发电,按照荆州实际光照,年度发电量达540万千瓦时。换算下来,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3768.36吨,全生命周期内可累计减排二氧化碳约9.42万吨。”李震说,这个项目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工厂休息日发的电会直接输送给国家电网,国家电网根据发电量给工厂支付相应的费用。目前工厂使用的绿电占比已达到40%。
将工业园区厂房的屋顶利用起来,不仅能发电,还可以种菜。
在重庆美心集团生产厂区,楼顶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景象。整个楼顶被分成了一块块小菜地,蒜苗、大葱、洋芋……品种丰富。据介绍,员工可以在这个面积2万多平方米的“开心农场”种植蔬菜、水果、谷物、花卉等,大家自愿认领菜地,在空闲时间可以来种地。
从屋顶望去,整个厂区满目翠绿、花朵盛放,鸟鸣声不绝于耳。很难想象,这是一家生产门窗的制造业企业。据了解,重庆美心集团打造开放式的小微“口袋公园”,不但美化了厂区环境,也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来赏花拍照、参观游览。发展绿色制造,在提升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动社会效益实现倍增。
如今,越来越多企业推动绿色转型,工厂不再噪音隆隆、粉尘滚滚,园区环境变得充满绿色生机。
在新疆青松建材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水泥分公司厂区,原本的污水池经过处理变为人工湖,成为锦鲤的游泳池,种植的草坪上养了羊,空闲的无用土地上还种起了菜……过去常年烟尘缭绕的工厂,如今变为花园式工厂,天蓝水透、绿树成荫、草坪如毯,随手一拍都是风景。职工们说,每天在空气清新、绿植环绕的厂区中工作,感觉很幸福。
在江苏省邳州市循环经济产业园,园区内生产紧锣密鼓,环园区水系里水草丰茂、鱼儿自由游弋。园区一公司负责人感慨,生产废水在园内处理并循环,实现零排放,清水养鱼就是生态变好的最佳例证。
专家指出,花园式工厂,保证了较高的绿化率,不仅能让工厂保持良好生态,也为厂区装上了一层冬暖夏凉的“保护罩”,起到减少噪声等作用。
生产线上澎湃绿色动能
绿色工厂不仅看外表的“颜值”,还得看内在的“含绿量”。根据国家绿色工厂标准及相关要求,绿色工厂应在保证产品功能、质量以及生产过程中人的职业健康安全的前提下,引入生命周期思想,优先选用绿色原料、工艺、技术和设备,满足标准的综合要求,并进行持续改进。
在位于四川省眉山市的千禾味业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外观黑褐色的酱油,出自一家绿色工厂。
引入先进绿色技术装备,是千禾变“绿”的起点。上世纪90年代末,企业就花重金引进先进的污水处理系统。当时的高投入,为此后的20多年省下成本。污水处理系统让企业污水排放达到一级标准,不再需要额外缴纳污水处理费。此外,全自动布酱机、全自动压榨系统、智能灌装线等装备,实现人力成本的降低、生产效率的提升、产品质量的保障,让生产过程更加绿色和科学。
“企业建设绿色工厂,需要在绿色投入与成本节约之间找平衡。”千禾味业相关负责人举例说,酱油酿造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煤改气”后企业年成本要高出上千万元,怎么办?就在厂区里省。比如,微生物发酵的代谢物形成沼气,可以部分替换食堂运行所需的天然气,实现自产自用。
生态和发展如何实现双丰收?对于这个问题,江苏容汇通用锂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南平深有体会。他认为,不要把在绿色发展上的投入当成一种支出,而要看到它背后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采用独创的母液循环利用专利技术,最大限度地提高原材料的使用率,使产品回收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引进SCR(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选择性催化还原)尘硝一体化处理设施,使氮氧化物、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大大降低……深耕行业多年,这家企业坚持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单位能耗实现产能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入选工信部2022年度绿色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