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三北工程攻坚战全面启动。
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徐睿霞讲述了草原生态保护修复带来的变化,“我了解到,全区2023年饲草种植面积突破2000万亩,各类饲草产量达7543万吨,进一步减轻了天然草原放牧压力。随着草原补奖政策的深入落实,全区在草原可持续利用上取得了一定成效。”
草产业是草原生态修复和牛羊养殖业发展的基本要素,是国家农业战略性、基础性产业之一。民建中央在今年两会提交了关于大力推进草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提出构建草产业生态产品的价值评估体系,实现草原生态保护与经济融合发展。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优质饲草供给能力。注重政策衔接,调整完善补贴标准方式。加大科研投入,补齐国产种业技术短板。以数字化赋能产业链,建立健全现代草产业体系。

呼伦贝尔草原 包布赫摄
内蒙古自治区横跨东北、华北和西北,是三北工程攻坚战的主战场。2023年,内蒙古坚定自觉当主力、打主攻,提交了一份日均造林1.7万亩、种草8.8万亩、防沙治沙4.3万亩的“高分答卷”。
草产业链是内蒙古重点产业链。2023年,全区各类饲草产量达7543万吨、同比增长2.4%,其中天然草原可食牧草产量2915万吨、人工种植饲草1828万吨、秸秆饲料转化2800万吨。草产业的持续增强,有效保障了全区1.4亿头(只)牲畜的“吃饭问题”,同时支撑了奶、牛、羊、绒4条重点产业链近5000亿元的产值。

提升草种研育能力
“羊草有油,不喂料也上膘”,这是牧民常说的一句话。羊草产量高、营养丰富、适口性好,是一种极具优势的饲草。

羊草 王辰摄
内蒙古东部的兴安盟是全国最大的羊草适生区,发展羊草种植条件得天独厚。2023年,兴安盟新增羊草种植21.7万亩,总量与增量均居全区第一。积极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合作,深入对接沟通,探索乡土羊草改良扩繁模式,建设羊草种加工、研发中心。经过多轮品种比较试验和草种混播,现已选出最适合品种。在全球首创毯状育苗、机械高效移栽等羊草高效育苗移栽技术,育苗成活率提高35个百分点,收获期缩短1年以上。
数据显示,内蒙古草原面积8.15亿亩,居全国第二位,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位居全国五大牧区之首,牛奶、羊肉、细羊毛、山羊绒等主要畜产品产量均居全国首位。
近年来,内蒙古持续聚焦重要乡土草育种和优质牧草新品种选育,加快推动草种业创新发展,为草产业发展按下了“快进键”。
加强草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内蒙古自治区林草局联合中国农科院草原研究所、蒙草集团共建国家林草种质资源库内蒙古分库,2023年完成收集保护任务1800余份,累计达到2万余份。
加大育种研发力度。承接耐寒高产苜蓿、高结实率羊草、优质燕麦草新品种创制3个国家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采用“揭榜挂帅”方式实施草种业3项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支持国家草业技术创新中心创建,审定新草品种22个,其中企业选育品种6个。
扩大草种繁育规模。新建17.15万亩草种繁育基地,其中羊草11万亩、苜蓿3.7万亩、冰草等其他草种2.45万亩,全区草种繁育基地面积达26.5万亩,预计全年生产草种500万公斤以上,加之采收冰草、沙打旺等天然草种约380万公斤,全年草种产量达880万公斤,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4。

草种产品 郭利平摄
发挥国家草业技术创新中心作用。通过“揭榜挂帅”、委托研发等形式,自治区立项实施了燕麦育种、光伏治沙、退化草原提质增效等19项科研和技术支撑项目。2024年1月,内蒙古自治区公布首批草种业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4个“揭榜挂帅”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效,在苜蓿、羊草、冰草等种质创新和新品种培育,重要乡土草选育及新品种示范推广方面取得了新进展。
提高天然草原生产能力
“柠条是个宝,既是林又是草,防风固沙保耕地,放牧烧柴做肥料,还是牲口救命草。”这首广为传唱的民谣,是对柠条价值的客观描述。

柠条种植基地 鄂尔多斯市林草局供图
从20世纪60年代,鄂尔多斯市开始种植柠条治沙绿化,历经60多年探索,以柠条为重点的灌丛草场和灌木林建设不断推进。尤其是近年在一系列国家重点项目的示范带动下,农牧民通过种植柠条治理退化沙化草原和改良沙蒿草场的积极性愈发高涨。正是有了百姓的积极参与,鄂尔多斯市也成为全区柠条保有量最多的地区之一。目前,全市柠条保有面积已达到1500万亩。
鄂尔多斯柠条是内蒙古草产业的缩影。近年来,内蒙古不断扩大饲草种植规模、提高天然草原生产能力,为草产业发展作出了努力和探索。
为养而种。2023年,全区人工饲草种植面积2172.9万亩。其中,以农牧交错带、传统养殖优势区为重点,推广全株青贮玉米种植1429.3万亩,折算干草产量1429.3万吨;加强黄河流域、西辽河-嫩江流域和牧区等苜蓿产业带建设,新增苜蓿种植面积74.2万亩,总面积达269.4万亩,产量161.6万吨。在沿黄灌区、西辽河流域、阴山沿麓和大兴安岭沿麓等区域,建设饲用燕麦基地213.8万亩,产量113.3万吨。在东北部草原、西辽河流域、沿黄流域等区域发展羊草种植60.4万亩,产量3.6万吨。草谷子等其他多年生、一年生饲草种植面积200万亩,产量12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