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森林草原防火期,大家日常工作山一定要“巡”,入户宣传一定要“勤”,卡点值守检查一定要“严”,森林火情热点核查处置一定要“快”,松材线虫病疫情排查一定要“细”,林草生物灾害防控一定要“实”……这是全国森林草原防灭火先进个人获得者杨春对防火工作的提醒。
杨春,云南省昌宁县森林和草原灾害防控中心主任,2002年参加工作至今,他始终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为帆,以不懈的奋斗精神为桨,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林业人的初心和使命。
爱岗敬业 林草工作“排头兵”
护林防火,重点在防,但怎么防是关键。在杨春看来,增强全民防范意识是第一要务,强化防火宣传教育是森林防火工作的第一道“工序”。他以“宣传常态化、内容规范化、形式多样化、设施固定化”为思路,通过学校“五个一工程”、警示标牌、户主责任通知书、公益广告、公益短信、火案警示、五色彩旗七大宣传方式,营造良好的森林防火氛围。开展“小手牵大手”活动,上好森林草原防火第一课,入户宣传发放户主责任通知书,抓好防火户主责任制,利用广播、电视、警示教育等宣传,确保宣传教育全覆盖。在全县构建乡镇、村(社区)、村民小组、护林员、林农组成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森林防火责任体系,充分运用“三线责任制”“三张清单”“一项承诺书”和“两书一函”制度,将防灭火工作责任、工作任务清单化,清单具体化,做到山头、地头、人头责任落到实处。
在开展森林防火过程中,杨春尝试利用数字化把“人防”的主动性和“技防”的精准性更好地结合起来。他主动向领导汇报,积极争取资金支持,结合昌宁县林区管护面积大、战线长、林情村情较复杂等特点,先后建设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27套、防护信息指挥系统1套,森林防火瞭望台数字化视频监控预警系统2套,配备防火宣传设备24套,风力灭火机、望远镜、GPS卫星定位仪、帐篷等扑火机具及装备2029台(个、套),消防水车4辆、摩托车20辆,全面加强森林防火综合防控能力。目前,昌宁县建立了天空有飞机、山头有监控、路口有探头、林区有巡护、应急有队伍的“天空地一体化”森林防火体系,全面织密智慧防护网。
森林草原防火期,杨春每天必做的事是查看“天空地一体化”平台,及时了解山头、路口等监测系统的运行状况,及时掌握山情林情。春节、元宵、清明等节假日,是杨春最忙碌的日子,处理卫星热点,发布通知、预警监测信息、重要天气预报、高火险警报等。他值班的日子,饭都是靠家人送,但一忙起来,总是早饭晚饭一顿吃。但在同事值班时,他却时不时会为同事点上一份“爱心餐”。科室同事对他的评价是:“我们在工作上是同事、生活上是亲人,和他一起工作,我们没有压力,任何困难我们都能一起去面对和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