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务实 森林防火“领头雁”
为抓实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杨春通过多年经验积累,总结出内业在一线规范、督查在一线开展、隐患在一线消除、问题在一线解决、制度在一线落实的“一线工作法”,解决了全县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中的很多关键性问题和难点。他完善了火源“疏堵结合”多元化、科技防火添“新兵”等森林草原防火措施,制定了《昌宁县森林草原防火内业管理规范》,并在全市范围内得到推广和应用。
在2021年全国组织开展的森林火灾风险普查工作中,为节约资金,杨春牵头策划、组织林草工程技术人员自主开展普查工作,全县调查样地101个、区划林分型图斑55个、布设角规点样地60个、收集可燃物样品804份,外业工作通过国家、省、市级验收,综合评定等级为“优”,同时培养出一批林草技术业务骨干。
针对林下可燃物堆积严重的林区防火形势严峻实际,2022—2024年,杨春按照“宜烧则烧、宜清则清”原则,连续3年组织实施计划烧除26.21万亩,在有效减少林冠下和林缘可燃物、消除火灾隐患的同时,积累了科学预防森林火灾的昌宁经验。
通过多年的防火工作历练,杨春成了防火领域的专家,先后担任昌宁县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委员会森林草原防灭火专家、森林草原防火宣传教育副校长,2023年1月,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评为2019—2021年度全国森林草原防灭火先进个人。
初心如磐 业务技能“领航者”
在森林防火工作中,杨春注重抓实源头管控,加大依法治火力度,加强流动人员管理,在防火重点时段,组织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对重点区域、人员和设施进行严防死守。他经常深入山头地块,掌握防火形势第一手资料、了解最真实情况、开展第一道研判,通过分析森林防火工作中的难点、短板,细化责任、排除隐患、管好火源、建强队伍、夯实基础,筑起一道道森林防火安全墙。
自认为身体也无懈可击的杨春,2017年12月的一个星期天,从早上8点出门忙到晚上11点,在最后完成防火视频监控调试准备回家的时候,突然感觉胸口有些不舒服,到了夜里3点左右,疼痛让他额头冒汗、全身颤抖。家人急忙把他送到医院,后来转到上级医院复查才确诊为急性心肌炎,住了15天的院,但出院后他就迫不及待地投入心心念念的防火工作。
森林防火重点是防人,同时也要一线有人防。2018年,昌宁县组建了一支30人的县级森林草原防火专业扑火队,专业扑火队由森林和草原防火监测中心负责管理。作为中心主任,面对毫无森林防火知识和经验的队员,他组织队员学习专业知识,熟悉森林消防理论知识、灭火技能与安全常识,定期开展消防演练,要求队员掌握风力灭火机等灭火器材、器具的使用、装卸和操作,不断提高队员的实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