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会动态
当前位置:
立即提交
010-64201903
报名热线
活动报名
ACTIVITY
APPLICATION FORM
将创新型技术应用于世界遗产的监测与保护——国内外专家学者把脉名录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 作者: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政府网 | 发布时间: 2023-07-19 | 3332 次浏览 | 分享到:

“要想实现名录遗产地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开展生态旅游,可以通过建立信息监测系统、采取‘封闭轮休’、严格施行单日游客最大承载量等多种模式,在减轻生态环境瞬间承载力的同时,不断提升旅游品质。还可以开展跨类型、跨部门、跨地区的世界遗产价值宣传,以此增强公众对世界遗产的认知并自觉加以守护。”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张玉钧表示,在当前国家公园体制下开展的世界遗产可持续生态旅游,要从三个方面加以推进。一是在国家层面上,要加大国家公园财政支持力度,鼓励多渠道筹措资金;要求地方政府将自然保护工作纳入地方发展规划,提高其重视程度;设置完善过渡期举措,逐步培育国家公园生态产业经营环境;广泛开展国家公园生态产品认证工作。二是在地方层面上,既要理顺管理体制,构建合理高效的协作体系,也要创新管理机制,构建生态友好型产业体系。三是在社区层面上,通过加强国家公园政策解读和宣传,激发社区对自然保护的认同感;增加教育投资,制订社区居民能力培训计划,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培育社区精英,通过组织机制培育社区自生能力,提升社会资本水平;推动传统农林业转型升级,提升社区生计资本水平。“总之,只有处理好社区协调发展的问题,在有效保护珍贵的国家公园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各方利益的最大化和共赢,国家公园的核心保护功能、名录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更好地实现。”

名录遗产除了旅游,还具有教育的功能。对此,中国地质科学院教授苏德辰表示,要将名录遗产保护地的自然文化进行科学传播,就要处理好科学传播与旅游讲解之间的关系。“现在的中国游客已经不再满足于上车睡觉、下车拍照,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始转变,但旅游讲解员和讲解词显然没有同步跟进。名录遗产的科学传播功能要想真正起到引领作用,从国家层面来讲,需要在科学家的评价体系上,以贯彻落实‘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为根本遵循,以此吸引大量科学家积极投身科学传播工作中,从而真正提升全民的科学素养。从景区层面来说,需要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需要一批各专业的科学家把关、参与,也可以积极培养科普志愿者,或让一大批当地社区居民变身科普达人,以宣传本地的世界遗产为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名录遗产地树立为科学传播的典范。”(张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