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看到的,就是未来中国的模样,甚至是未来世界的模样!”曾任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的埃里克·索尔海姆感慨,中国行动回答的,正是全球性挑战和课题——在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产业发展、环境保护、民众健康三赢。
动人的绿色发展故事,展现出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坚定决心,向世界发出了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邀约。
“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同筑生态文明之基,同走绿色发展之路!”
“让我们携起手来,秉持生态文明理念,站在为子孙后代负责的高度,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共同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
“中国愿同世界各国一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普惠包容、创新驱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将发展置于国际优先议程,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动实现更加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
…………
习近平主席站在对人类文明负责、为子孙后代负责的高度,多次在不同国际场合就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阐明中国理念、中国行动、中国方案,强调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与环境协同共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地球家园。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气候行动高级别倡导者奈杰尔·托平说,中国的生态文明理念在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保护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最早提出“绿色GDP”概念的学者之一、美国国家人文科学院院士小约翰·柯布认为,“中国给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了希望之光”。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大力推进自身碳减排的同时,积极参与多双边对话合作,推动全球绿色转型——
2020年9月,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从积极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到形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从建设性参与气候变化多边进程,推动《巴黎协定》达成、生效和顺利实施,到持续深化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为发展中国家培训技术人员……中国为全球能源与气候治理注入强大动力。
塞尔维亚国际政治与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伊沃娜·拉杰瓦茨表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用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双碳”目标对于中国经济社会绿色转型、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放眼世界,绿色正成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鲜明底色。中国积极扩大“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朋友圈,深化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在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合作——
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签署《关于建设绿色“一带一路”的谅解备忘录》;与有关国家及国际组织签署50多份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文件;与31个共建国家共同发起“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倡议;与32个共建国家共同建立“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42家中外机构作为首批成员单位加入“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通过实施“绿色丝路使者计划”,为120多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培训3000人次绿色发展人才……
捷克前副总理兼环境部部长布拉贝茨表示,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等绿色发展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巴基斯坦参议院国防委员会主席穆沙希德·侯赛因表示,中国的绿色发展模式对发展中国家极其重要,共建绿色“一带一路”能够帮助沿线国家和地区改善环境,提供绿色发展方案。
成功举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一阶段会议、《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设立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在发展中国家开展10个低碳示范区、100个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项目及1000个应对气候变化培训名额的合作项目;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将绿色发展工程纳入中非共同实施的“九项工程”;将气候变化和绿色发展列为全球发展倡议重点合作领域;积极参与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框架下能源转型、能效提升方面合作……中国始终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认真履行国际公约,共同推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总干事弗朗切斯科·拉卡梅拉认为,中国在全球能源转型和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巴黎协定》目标需要中国的参与和支持。
在联合国发展系统驻华协调员常启德看来,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全球环境治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与行动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
埃塞俄比亚亚的斯亚贝巴大学教授科斯坦蒂诺斯·贝尔胡特斯法表示,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共同发展等方面的举措很好诠释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具有示范和带动效应。
呵护全人类共同的地球家园
眼前是光影变幻、水清岸绿的大美湿地;侧耳倾听呦呦鹿鸣、百鸟欢唱;按压“气味盒子”,菖蒲、莲花等湿地气息扑面而来;把手伸进“湿地盲盒”,可以感知粗糙的树皮、轻柔的苔藓……去年底,中方在《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期间举办的中国履行《湿地公约》30周年成就展,给中外代表留下了深刻印象。泰国水资源专家披帕·如昂说:“中国积极保护和利用湿地,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很好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