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步,衢州市将继续拓展试点企业,积极推动“衢融通”金融服务平台与衢州市智慧能源综合服务平台对接,将碳账户信息纳入投融资信息共享范畴,为金融机构识别绿色低碳企业、创新低碳金融产品和服务提供便利。
探索破解“空间受限”的农业碳中和路径
柯城山水明秀、龙游桃花十里、江山古道苍郁……近年来,衢州乡村面貌焕然一新。然而,乡村发展不仅要美于外在,更要内里漂亮。
如何打造生态农业与田园的相辅相成之美?如何解决农业减排空间受限的“老大难”问题?以问题为导向,衢州市区域农业碳减排有了破题路径——提高农业后端资源利用率。
烈日当头,衢州市三易易美丽生态农牧有限公司的养殖场内,各类水果、苗木却依然生机勃勃,果肥叶绿。公司总经理陈晓峰指着不远处的果林,给记者算了一笔“碳账”:“公司秸秆还田量为1920千克每公顷,仅通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一项,秸秆还田固碳就达到613.5吨二氧化碳当量,大大减少了作物化肥用量。”
此外,公司还通过土壤固碳机制、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碳中和路径实现固碳。今年以来,三易易美丽生态农牧有限公司碳中和账户一共实现碳中和量1099.1吨二氧化碳当量。
“结合衢州农业发展实际,加之基于区域农业碳排放达峰事实,因此建设农业碳中和账户重点聚焦于农业碳中和方式的研究和核算。”衢州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据了解,农业碳中和账户体系以传统种植养殖、畜牧业循环利用、肥料使用等作为减排关键点,确定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土壤固碳机制、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三条碳中和路径,折算成碳中和值形成农业碳中和账户。同时,对于农业碳中和账户评定为“浅绿、中绿、深绿”三个等级的农业主体,将根据不同的减排中和程度配套差异化的政策扶持。
目前,农业碳中和账户的建设首批覆盖衢州市10.7%的生猪养殖场、20%粮食种植大户和所有有机肥生产企业。
开辟“积分换物”切入的绿色消费路径
“老周,您又来了,这次想兑换些什么?”近日,江山农商银行淤头支行营业厅的工作人员接待了村民周建斌。
周建斌告诉记者,自从江山农商银行有了水电费代扣业务后,他每月的电费直接从账户里扣取,不仅免去了到营业厅缴纳电费的麻烦,还可以兑换碳积分。“绿色支付、绿色出行和绿色生活,都可以增加一定的积分。拿到积分后,就可以兑换生活用品和认领有机蔬菜,今天我准备去换一个购物袋。”周建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