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资讯
APPLICATION FORM
活动报名
立即提交
ACTIVITY
报名热线
010-64201903
经济大省如何挑大梁,总书记指明四个着力点
来源:新华社 | 作者:绿促会 | 发布时间: 2025-03-07 | 524 次浏览 | 分享到: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经济大省要挑大梁为全国发展大局作贡献。

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这是经济大省的显著特点。

2024年,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等GDP排名前十省份,以占全国近两成的面积,贡献全国超六成的GDP,足以说明经济大省是“压舱石”,直接关系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盘。

从2022年7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到2023年和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近年来的多个中央会议都对支持经济大省勇挑大梁作出部署。

去年全国两会,在江苏代表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江苏要“更好发挥经济大省对区域乃至全国发展的辐射带动力”。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予以肯定,希望江苏落实好挑大梁的责任,努力取得新的更大成绩。

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我国经济回升向好基础还不稳固。经济大省更要责无旁贷、勇挑重担,在持续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方面展现更大支撑带动作用。

经济大省该如何挑起大梁?

习近平总书记5日下午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明四个着力点——

“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勇争先,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走在前,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作示范”。

看创新——

经济大省产业基础深厚、创新资源集聚,不仅要在“量的合理增长”上走在前列,更要在“质的有效提升”上示范引领。

2024年,在江苏,13个创新药获批上市;在四川,清洁能源发电量、天然气产量,均稳居全国第一……这些地方的实践,进一步印证了经济大省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具备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并作出明确要求,指引经济大省向“新”而行:

抓科技创新,“既多出科技成果,又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抓产业创新,“坚持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开辟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新赛道并重”;抓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

看改革——

经济体量大,向前发展就需要更大的推动力。

经济大省是许多改革部署、政策举措的先行先试者,要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上出实招、见实效。

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鼓励江苏“要先行先试、内外兼修,通过深化改革开放不断除障碍、增动能”。

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国内国际,抓好城乡融合、区域联动;要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主动破除地方保护、市场分割和“内卷式”竞争;要全面落实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一视同仁对待各种所有制企业;要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不断拓展国际合作空间……一系列重要指示为各地提供了有力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