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资讯
APPLICATION FORM
活动报名
立即提交
ACTIVITY
报名热线
010-64201903
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有感
来源:《绿色党建》微信公众号 | 作者:绿促会 | 发布时间: 2021-01-19 | 7436 次浏览 | 分享到:

  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林草行业承担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历史责任。坚持以“保护优先、自然修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的基本原则,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结合林、草、湿、沙等各自特点,遵循生态系统演替规律,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形成顺应自然的良性循环,林草行业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三、森林资源管理继续大步前行

  伴随着新中国70年的社会经济建设,中国林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森林植被恢复和自然生态系统保护成就巨大,我国成为全球森林面积增加最快、人工林保存最多的国家。

  森林资源管理部门是林业行业的重要部门,掌握森林资源情况,可为生态修复、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提供基础数据,可为国家制定林业行业大政方针提供支撑和政策建议,是制定国家林业政策的主要部门,也可根据国家决策,制定符合我国林业发展的目标计划,指导森林资源经营管理。

  随着社会的进步、林草行业的发展,森林资源管理能力也需进一步提升:

  一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对森林资源调查监测成果要求越来越高。森林是生态建设的重要部分,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中,关系国家发展的各种战略、规划均需要森林资源数据的支撑,同时对森林资源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也有了更高要求。

  二是生态效益的测算指标和测算方法尚不成熟,生态功能难以量化,制约了生态功能转化。森林具备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固碳释氧和维持生态平衡等多种生态效益,然而,当前对生态功能测算的科学研究较多,但能达到生产应用且计算结果能为社会认同的十分有限。

  三是森林生态系统复杂,对其的基础研究尚有不足。森林生长周期长,造林、抚育等各种经营活动的成效在短期内难以体现。不同的森林结构,影响着各种功能的发挥,以发挥生态效益为主的森林,什么样的结构才是生态效益发挥的最佳结构,这与立地条件、树种、地类等条件相关。森林生态系统也受气候、土壤、水热条件等客观环境的影响,各种条件的影响程度也不同。这均需我们对森林生态系统进一步研究。

  四是森林质量有待提升。根据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我国森林每公顷蓄积为94.83立方米,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72%,特别是人工林每公顷蓄积仅为59.30立方米,加强森林经营,提升森林质量任重道远。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环境的要求更加迫切,森林资源管理也将继续大步前行。根据经营目的不同将森林分为公益林和商品林,因区施策,对商品林进行集约化经营,提高森林生产力,大力提升森林质量;生态公益林则充分发挥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多种生态功能。支撑精细化、集约化、高效化森林管理的技术手段日益丰富,应用遥感、卫星、无人机等技术手段,增加了森林资源监测数据源,丰富了调查监测内容,进一步提升了森林资源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