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专家智库
APPLICATION FORM
ACTIVITY
立即提交
活动报名
010-64201903
报名热线
新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 作者: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政府网 | 发布时间: 2023-07-06 | 3818 次浏览 | 分享到:

库尔勒林果生产基地

在这场防沙治沙持久战中,新疆总结了4个“关键”:

第一个“关键”是落实责任。自治区人民政府认真履行与国务院签订的“十三五”“十四五”防沙治沙责任书,将国家下达新疆的沙化土地治理任务时间上细化到年、任务上落实到县,逐级签订责任书,将沙化土地治理任务纳入地(州、市)林长制考核指标,压实地方各级政府防沙治沙主体责任,强化考核检查。

第二个“关键”是科学配水。自治区党委组建了水资源管理委员会,统筹节水蓄水调水工作,区地县乡村五级水利、农业、林草部门联动,形成了合理配置、科学用水的良性机制。2022年,全区防护林、林果灌溉用水110.7亿立方米,较上年增加9.59亿立方米,162平方公里退化防护林“喝”上了“救命水”;完成塔里木河流域胡杨林生态补水21亿立方米,灌溉胡杨林2461平方公里,较上年多灌1081平方公里,胡杨林生境得到较大改善。

第三个“关键”是科技攻关。结合新疆特殊的气象、水体条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重点领域科技攻关,设立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和自然科学基金,开展“南疆苦咸水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新型膨润土复合产品的研发及其在荒漠化防治和林果业中的应用与示范”等项目。研发了无灌溉管件造林、肉苁蓉栽培管理等一批适合当地实际的生产技术,应用了沙漠工程物理防沙体系和模式、生物防沙技术体系和模式、高矿化度水灌溉造林技术、沙漠地区公路建设成套技术等。阿克苏柯柯牙荒漠化治理工程成为全国生态修复的典范,塔里木沙漠公路绿化工程被评为“国家环境友好工程”。

第四个“关键”是精准防治。新疆充分发挥荒漠与绿洲生态重点国家实验室、荒漠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作用,科学运用“天空地”一体化生态感知系统,形成以全国荒漠化和沙化调查监测为主、年度动态变化监测为辅、定位监测为补充的沙化调查监测体系,对沙化土地类型、程度、分布区域、植被盖度、风沙活动、沙漠移动等相关数据进行监测采集,探索建立和完善部门协同、人才聚集、资源共享的工作机制,与科研院所合作开展沙化土地动态变化、保护修复成效和风沙灾害风险评估,确定重点治理区和防护区,实现对沙害区域的精准防治。

扎草方格治沙

下一步,新疆将进一步精准落实造林绿化空间,高质量推进沙化土地治理。坚持以重点区域生态保护与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为主,在塔克拉玛干、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周边,营造防风固沙林网带和沙漠锁边林草带,设置草方格沙障和围栏等,不断巩固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双缩减”成效,提高荒漠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奋力谱写建设美丽新疆的新篇章。(尹素萍 图片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