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中国】我国扎实稳步推进国土绿化,美丽中国成色更足。2024年,我国完成国土绿化面积超1亿亩,包括造林6669万亩、种草改良4836万亩。目前我国人工林面积居世界首位,成为全球增绿最多的国家。
林间蕴珍,丰富食物来源
“竹子根部长出的笋纯天然、无污染,这是大自然赐给我们的食物。”在通向竹林的山路上,范茂天和几名村民一边开路除草一边说道。这位来自福建省永安市西洋镇的种笋大户正在为春笋季上山挖笋作准备,他承包的100多亩竹林丰产年能挖十多万斤笋。
早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就提出,要“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
在“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福建,当地人“把山当田耕,把竹当菜种”,依托丰茂的竹林发展笋竹产业。
“总书记号召‘要向森林要食物’,我们从粗放式采挖到精耕细作,如今竹笋产量比10年前翻了一倍。”永安市禾鑫笋业农副产品经营部负责人李温桂说。
“以前觉得笋就是自然生长的,还用人去种、去管吗?”李温桂说,“现在种笋也要有‘科技范’,我们学会了竹林精准施肥、林下套种、笋竹分级利用等技术,笋种得越来越精细,产量也越来越高。”
新鲜的竹笋除了直接销售,还有一部分被制作成笋干,方便长期存储。“经营部每年仅笋干销售额就有1000多万元,竹笋让我们的口袋鼓了起来。”李温桂笑着说。

2024年5月9日,福建省三明极野食品有限公司工人在生产竹笋食品。新华社记者姜克红 摄
浩瀚林海中生长有竹笋、人参、榛子、油茶、菌菇等森林食物。近年来,通过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和经济林生产基地建设,我国的森林食物生产能力不断提高。
野山参、林下参、即食人参片……在吉林省抚松县万良长白山人参市场,琳琅满目的人参产品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客商。
抚松县被誉为“中国人参之乡”,全县近800万亩森林是高品质人参的“温床”。近年来,抚松县推动人参产品精深加工,推出人参口服液、人参咖啡、人参蜜片等600多种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抚松县万良镇镇长李孟阳说:“我们要落实好总书记‘增绿就是增优势、护林就是护财富’的重要要求,持续释放‘森林粮库’的潜能,让群众吃得健康、吃得丰富,将生态保护与产业兴旺相融共生的大道越走越宽广。”

2025年1月15日,吉林省抚松县万良长白山人参市场内,顾客在选购人参。新华社记者唐成卓 摄
【“数”说中国】我国有34亿多亩森林、8000多种木本植物,蕴藏着丰富的食物资源。目前,我国森林食物年产量超过2亿吨,成为继粮食、蔬菜之后的第三大农产品。
森林碳汇,助力气候治理